市民呼吁严管短信群发 专家支招:别轻信别贪婪 2010/6/29 12:57:43
市民呼吁严管短信群发 专家支招:别轻信别贪婪
2006-10-24
自晨报联合湖南省消委推出《防欺诈短信请您出招》专题报道,截至昨日共接到上百个热线电话。众多读者希望三大电信运营商担负起监管告知的责任,凡是没有经过消费者认可的,均不得收取费用。专家也给消费者支招:“不轻信、不贪婪、不回复、多咨询”是对付欺诈短信的最有效方法。
投诉:这个行业简直乱套了
明明没有订制任何短信,可手机上总是接到一些莫名其妙的信息,几天之后月月收费,号码为620805 觹的陈小姐说起“霸王短信”怒气冲冲:我的小灵通无故总在被扣钱,这个行业简直乱套了,一定要严格整治。在连日来接到的投诉中,有半数消费者对“霸王短信”极为不满。中奖、异地消费、免费点歌、听朋友留言等欺诈短信更是让人防不胜防,打进热线的读者90%以上表示曾收到过欺诈短信。
建议:对短信进行流量控制
应对欺诈短信,许多业界人士建议对短信群发进行严格管理。长沙市民邓先生建议对短信进行流量控制,规定手机用户每月、每天或每小时发送短信数量不得超过多少条。谢先生则建议对关键词进行屏蔽和过滤,发现内容有问题的短信,系统就向工作人员报警,工作人员确认是有害短信后予以屏蔽。对于同一内容连续发送的短信,应进行监控。还有许多市民建议,实行手机卡购买“实名制”和“非实名制”,“实名制”用户可以默认开通短信息功能,“非实名制”用户不开通短信息发送功能。
支招:别轻信、别贪婪
专家则提醒用户在订阅信息或参与有奖互动活动时,首先要弄清收费方式和收费金额。对于收费不明确或条款模糊的,最好不要订阅,或打电话咨询明确后再参与。对来电或尚未接听就挂断的一些陌生号码或不明身份的问候,消费者不要轻易回复,可拨打通信企业客户服务中心电话进行询问。对一些中大奖、转发短信“奖话费”或处理走私物品等信息,消费者也不要轻信。特别是对“中奖”后先交各种费用的短信,欺诈性更大。
[上一条 电信研究院专家:实名制将通过法律层面推行] |
[下一条 杭州破获特大短信诈骗团伙 案值高达200多万元]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