电信研究院专家:实名制将通过法律层面推行 2010/6/29 12:57:28
电信研究院专家:实名制将通过法律层面推行
2006-10-25
12月13日10时,针对信产部正在起草《通信短信息管理办法》,拟加强对手机用户的实名制管理,信产部电信研究院政策研究所所长陈金桥、电信研究院通信信息研究所副所长徐玉做客新浪聊天。
针对手机实名制对用户和运营商、SP有何影响,上述专家做客新浪期间对此做了解答。
嘉宾简介:
陈金桥,现任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通信政策研究所所长,经济学博士、高级工程师。兼任信息产业部电信经济专家委员会委员、信息产业部通信科学技术委员会专家咨询组成员,国际电信联盟发展局ITU-D研究组中国代表团主要负责人。
1998年获得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,其后进入信息产业部研究系统工作。主要从事国内和全球电信产业发展和政策研究工作,在电信发展战略、电信法制建设、产业政策和行业监管领域具有较深造诣,目前主管上述领域的决策咨询工作。先后负责《信息产业“十五计划”纲要》、《WTO对中国电信业的影响和对策研究》、《中国电信运营市场竞争格局研究》、《信息通信业西部大开发战略》、《中国3G发展战略规划》、《中国电信业管制体系研究》、《电信强国战略研究》、《电信运营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》、《中国电信业国际竞争力研究》、《电信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研究》等一系列重大课题,担当负责人、主持人获主笔人,对于中国电信产业发展规律、未来趋势以及电信政策具有全面理解和深入系统的研究。
徐玉,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信息研究所副所长
信息产业部科技委业务与经济专家组组员
信息产业科技发展“十一五”规划和2020年中长期规划研究通信技术组组员
毕业后即到信息产业部电信情报研究所工作(原邮电部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),一直致力于通信政策、技术、业务和市场的研究工作,尤其在PHS、DBS(数字直播卫星)、LMDS等宽带接入技术、电信业务转售、电信增值业务、移动通信价值链、移动虚拟运营(MVNO)、号码携带、3G等方面有比较深入的研究。期间曾历任情报所战略发展研究室、新技术新业务部主任等职务。负责过三十多项国家和信息产业部的软科学研究相距,包括了《我国本地接入开放框架的研究》、《我国电信业务转售管制框架的研究》、《我国开展移动号码可携带业务的研究》、《3.5GHz固定无线接入频率招标》、《我国增值业务发展策略研究》、《增值业务退出机制的研究》、《本地用户环路非绑定网络元素出租出售管理办法的研究》、《PHS无线市话研究》、《本地多点分配业务LMDS的研究》、《中国发展数字直播卫星(DBS)的研究》、《我国VoIP发展策略以及相关管制政策研究》、《我国号簿业务管理研究》、《电信新技术新业务监管政策研究》、“国家863项目:信息前沿技术跟踪研究”等项目。在3G研究方面,先后参与了国家3G专项《中国第三代移动通信市场发展策略》和《中国3G业务模型的研究》,以及《我国3G业务许可证发放的研究》、《我国3G研究业务相关管制问题》等项目。
精彩观点摘要:
·关于实名制开始实施的时间是否今年年底前,我们感觉不会这样仓促,确实需要一定时间来进行评估。因为中国的手机用户群体太大了。我个人的看法,这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,涉及到准备工作非常的长。因此,我个人对出台的时间的看法不是那么乐观。
·讨论实名制涉及的用户具体数量,外界说传两亿,我给一个官方统计数据:纯粹从预付费来说有七千多万。当然,这是运营商自己上报的数字,实际上,有很多不属于预付费下面的也没有进行真实登记,只能说我们有把握的有七千多万。
·预付费用户过了登记时间会停机吗?不会,政府不能强制,运营商更不能剥夺用户的权益,但要给出一个过渡办法。比如运营商对这些手机号交易行为进行监控,包括对每一天发的短信量都要进行限制。既然你不愿意承担责任,就要交出一定的权利。
·实施实名制会给消费者有一个心理转换期和适应期,但我个人认为不能太长,太长的话就失去治理的环境,如果拖两年三年就没有多大意义了。先对新用户统一执行规则,然后在存量用户中实施。
以下为部分聊天记录:
网友:目前非法的短信的量大概占多少呢?
徐玉:非法短信,得看怎么看。刚才提到短信当中,一个是带着目的性,比如短信的欺诈和安全因素的。
主持人:包括广告短信,能占到非法短信的有多少呢?
陈金桥:我接着徐所长的话说,我告诉你一个计算公式,稍微可以估算出来。给你一个数字和大致判断,比如去年是二千七百亿条短信,我们可以算一下点对点的短信是多少?点对点的短信一般是真实的,去骚乱别人的比例比较低的,大量通过互联网网关走的话,通过短信群发的方式,比例就比较高了。比如两千七百万条,今年过3亿,我们看每个有效运营用户,我们可以看他平均一年发多少量,把这个扣除,其他短信涉嫌的比例就高了。我的意思就说,分类去看,点对点的短信、群发的短信和转发的短信,可能涉及的比例有多少,这是一个估算的数字,不可靠。
徐玉:我觉得网友讲的一些非法短信,比如骚扰短信,但骚扰短信的时间也不同,比如正常时间或者非正常时间发的也不一样了,比如一个商场在正常时间发个打折广告呀,也不一定是定义为骚扰短信。但对于具体有多少非法短信来讲,我觉得这很难算,也不知道为什么关心这个问题。
陈金桥:我还有一个判断,有一个心理承受的问题,比如一个普通用户,一天收到一百条短信,其中有几条带几条并不需要的垃圾信息,可能还能忍受,如果一天收到一万条这样的垃圾信息,用户肯定很烦了,就会想关掉,不用。现在影响到用户什么程度呢?是否垃圾短信太厉害了,我们不采取一定的办法,就没法解决了?我想这位网友关心这个问题。
我们大量城市消费群体每天接触的短信当中,对自己真正有用的信息的量在下降,刚开始的时候,大量发短信的时候,大家都掏出来看,现在一发短信,都不拿出来看,认为又是什么垃圾短信。我认为目前要整治市场环境。尤其是一些利用短信平台侵犯金融密码的时候,当大家的安全受到严重威胁,比如财产权利、名誉权以及所谓的休息权等各方面的权利受到侵害,我觉得在这个时间提这个东西,我认为是有必要做的。
徐玉:网友关注量的问题,刚才已经回答了。我认为没有做实名制和短信管理,危害性最大的还是短信欺诈行为。能够经常上网的人,一收到短信肯定是欺诈的。对于3亿多用户来讲,对通信的真实性来讲,对他们的危害是很大的。信息产业部和公安部关心的是工作安全的问题,骚扰短信也是关心的问题,但这个量是有一定意义的。
陈金桥:目前要整治的是经济犯罪。
主持人:刚才你提到SP,接下来谈一下实名制对SP有什么影响?
陈金桥:首先说一下整体影响。SP不要有顾虑,因为SP在短信方面赚钱,凡是搞健康的内容和创新的模式,应该都可以赚钱,特别是治理环境后。对于运营商的要求,你搞了非法业务和欺诈的行为,就出局。环境好了以后,在有限市场容量当中,更多的消费者会受益。
我的感觉就是说,整体对SP来讲,实名制的变化,是真实可靠的。包括分析客户,搞一个针对性的客户开拓工作,也是有好处的,恢复消费者的信息。但是要分具体情况来看,比如现在对于边缘性的SP,你说它违法也不特别违法,但走在边缘,可能有点危险,可能会把它清理掉。对于外部搞新的业务模式的SP,大量的SP模式是单一的,就是搞短信、彩信、铃声、音乐,你看SP的业务结构,实在太雷同了。整治环境以后,SP可以搞一些设计,在增量收益方面也是会好的。
以前SP都不知道曾经用户是谁,就猛一个算一个,这是不行的。另外,谁知道用户的真实消息,只有运营商,SP都不知道真实消息。SP如果想知道用户真实信息的话,移动运营商是没有权利授权给他的。另外,对于守法经营的SP来讲是非常有好处的,业务量本身也不会出现大规模的下降,大家担心业务量会消退,大家也不爱发短信了,SP说完了,80%来自短信服务,但你想一些SP已经出台了,不守法经营的,一开始就被出局了。
[上一条 揭秘垃圾短信] |
[下一条 市民呼吁严管短信群发 专家支招:别轻信别贪婪]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