短信广告正悄然改变人们的生活 2010/4/23 17:37:11
近来有许多人发现,自己的手机上频频收到广告短信,而且每到一个地方商业区,就会有当地商家的短信“跳”出来。据了解,这与正在悄然流行的“定位广告短信”有很大关联。
事实上,记者也经常收到类似短信:来到万达国际电影城,手机马上显示大洋百货的打折信息;去光谷,很快收到苏宁电器“送礼”的短信;在武汉广场背后的餐厅吃饭时,一条“武广新品上柜”的短信又不约而至……
商家称此举可以拉客
这些神秘的广告短信到底来自何方,又去向何处?业内人透露:许多广告短信来自本地商户,而去向更是瞄准了区域性的目标消费群。一种具有区域定位功能的广告短信发布平台在武汉商圈颇为流行。
武汉文华集团广告策划经理赵俊华称,集团曾多次选择短信平台发布家居用品促销信息。有定位功能的短信甚至能区分一个指定区域的“流动人口”和“常住人口”,群发的广告短信可以指定发给流动人群或常住人群。“五一”期间,该集团曾专门订制了一则短信广告,主要针对出现在顺道街建材市场的手机用户。“这些人最有可能成为集团潜在客户”。
促销短信成本低命中率高
发这种短信成本几何?赵称“是商业秘密,不便透露,”但他同时表示,与直接按号段群发相比,“定位短信价格很便宜,命中率又高。”“只要你走进我定的区域,你就会收到我的广告,”赵俊华表示,在他熟悉的武汉广告人圈子中,多数广告人都非常看好这种新生的广告传播形式,并开始尝试这个新生事物。
手机短信:传播公益广告的一种新载体
近年来手机短信开始承担作为一个信息传播媒介所肩负的社会责任,为公益广告提供了一个全新的传播平台。手机短信公益广告有着存在的意义和较大的发展空间。
从20世纪80年代无线移动电话问世以来,全球手机用户突飞猛进。据信息产业部公布的数据显示,截至2006年7月底,“我国移动电话用户数已超过4.31亿户,同比增长44.9%。”手机已成为人们随时随地地收发信息最便利的工具。全球第一条短信是1992年由英国CSM网络上通过电脑向手机发送的,我国于1998年开通手机短信业务。由于手机短信使用方便、便宜、随时收发,已成为我国手机用户喜欢的信息沟通方式。从2000年的发送总量10亿余条,到2005年的3046亿多条,我国手机短信发送量6年增长了300多倍。
手机短信作为一种新的信息载体和平台,正为人们越来越多地利用和依赖。正如海德格尔所说:“技术不仅仅是手段。技术是一种展现的方式”。手机短信正悄然改变人们的生活,它不仅促进人类传播的进一步发展,而且成为构建新的媒介文化景观的重要力量。
公益广告是以倡导和维护公共生活秩序和公共道德准则为内容,以达到影响公众对社会问题的看法和态度,改变公众行为和做法为目的的广告。人们借助于现代传媒发布公益广告以表达对公益事业、人类自身生存危机、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等方面的关注。
2002年12月,江西省血液中心O型血告急,这时得到了中国联通南昌分公司的支持,向手机用户发送征集献血者的公益短信:“尊敬的朋友,因省血液中心目前O型血液紧缺,急征O型血液捐献者;如果您的血液是O型,请伸出援助之手……”结果,闻讯而来的热心群众为血库“送”来了4万毫升的生命之源,成为我国无偿献血史上“手机短信救血库”的一段佳话。
2003年“非典”时期,由南京市文明办主办,南京日报、金陵晚报、龙虎网协办,以“众志成城、战胜非典”为主题的公益短信大征集,广大市民的踊跃参与,创作出了许多文字优美简洁隽永的优秀公益短信,这些优秀公益短信对鼓舞人们士气,团结一致共同战胜“非典”起到了积极的作用。
“口渴时觉得能喝下整个大海,这叫贪念;真渴时只喝下属于自己的一杯清水,这叫自律。能划清贪念与自律的界线,就达到了廉的境界。”2003年6月27日上午9时整,“湖南廉政短信”手机杂志业务首发仪式在长沙举行。中共湖南省委副书记、纪委书记孙载夫按动手提电脑键,首条廉政短信即发往全省县处级以上党员干部的手机。湖南全省近3万副处级以上干部的手机上同时收到了这一条“廉政短信”。该业务由湖南移动提供短信平台、省纪委提供信息内容并组织编发。从此以后每月定期发送3条廉政短信。此举很快在全国各地被效仿。
2004年5月,为使第十四次“全国助残日”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,浙江省残联部署开展的助残活动主要有六大方面,其中一个就是利用手机短信发送助残公益广告。
2005年7月,为了更好地防抗第5号强台风“海棠”,福州市政府以政府名义发送100多万条公益短信,提醒居民注意防范。据报道,在防抗台风中,这样以政府的名义发送百万条公益短信的做法尚属首次。
[上一条 无线营销不是短信群发] |
[下一条 如何策划手机短信群发广告] |